黄埔四女杰:一位红军女师长,一位抗联女政委,还有国军女少将

1924年,黄埔军校创立,在全国范围内招收有志青年,但此时的黄埔只招收男学员还不招收女学员,直到1926年,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才开始招收女学员,加上后来南湖学兵团合并过来的30位女学员,这届女学员总共213人,她们一般被认为是黄埔六期。

叶剑英元帅的两位夫人曾宪植、危拱之,徐向前元帅的夫人黄杰,聂荣臻元帅的夫人张瑞华都毕业于黄埔六期。而黄埔六期更有4位女学员被誉为“黄埔女四杰”。

其中一位是红军女师长,一位是抗联女政委,一位是广州起义女兵班班长,一位是国军女少将。

红军女师长——胡筠

胡筠出身于湖南平江的一个乡绅家庭,早年因受传统的文化影响,在父母的安排下嫁到了当地的大地主李积琦,婚后胡筠进入启明女子师范学习,接触了不一样的思想。

1926年8月,在北伐军拿下平江后,胡筠便一路跟随北伐军来到了武汉,恰逢当时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招收女兵,29岁的胡筠便也就报名并成为了黄埔女兵队的一份子。

胡筠在校期间练就了一身好枪法,是当时女兵队有名的“神枪手”,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实际完全是由我党和国民党左派共同负责的一所军事院校,入校没多胡筠便成为了我党的一员。

1927年,胡筠被派往老家平江组建革命武装,没多久胡筠便在老家拉起了一支游击队,番号为“平江工农革命军”,胡筠亲自担任司令一职。

胡筠的丈夫李积琦和他的地主老爹一样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欺压老百姓,胡筠多次劝说他走正道都不听,他还认为胡筠是土匪,之后二人因理念不同而分道扬镳。

1928年彭德怀来到平江,胡筠率部参加了平江起义,并担任了平江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主席,之后还曾担任红军女团长,1930年就任红三军八师师长,成为红军第一位女师长,1934年因受王明诬陷而含冤去世。

胡筠可以说是红军的第一女将,彭老总曾称她是“难得的女将”,钟伟少将佩服她是"双枪歼敌,单骑突围”。

抗联女政委——赵一曼

如果有人问谁是抗联女英雄?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赵一曼。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出生在四川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之后在大姐夫郑佑之的引导下接受了革命思想,1926年成为了我党的一员,不久赵一曼考入黄埔六期成为了一名黄埔女兵。

“宁汉合流”后被派往莫斯科进入中山大学学习,在校期间,经批准与我党党员陈达邦结为夫妇,不久赵一曼怀孕,因为当时赵一曼的身子有些虚弱,便安排了赵一曼先期回国,原本陈达邦打算和赵一曼一道回国,但赵一曼认为离别事小,求学为国事重,坚持让陈达邦留在了莫斯科,没成想这一别竟成了夫妇二人的永别。

归国后不久,赵一曼诞生了一子,按照之前和丈夫的约定,为了革命事业,赵一曼把儿子托付给了堂兄陈岳云,临别前,母子二人照了一张合影,这也成为了赵一曼与儿子唯一的一张照片。

“九一八”之后,赵一曼被派到了东北从事革命工作,为了方便工作,赵一曼这时才把自己之前的名字改为“赵一曼”,抗联成立后,赵一曼曾担任抗联第三军第一师第二团政委,成为了抗联的女政委。

1935年在与日作战,赵一曼因伤重被俘,日本人对其严刑逼供,赵一曼硬是没透露一个字,1936年英勇就义。

广州起义女兵班班长——游曦

和赵一曼一样,游曦也是四川人,早年在重庆读书的时候,受老师肖楚女的影响而加入共青团,1926年,18岁的游曦考入黄埔六期,毕业后加入第四军教导团,成为教导团的女兵班班长。

之后随第四军教导团一路南征北战,并于1927年南下到了广州,当时的第四军教导团团长就是由叶剑英元帅兼任的,不久广州起义爆发,游曦也随教导团参加了广州起义,并担任了广州起义军女兵班班长。

当时游曦率领女兵在珠江北岸长堤阻击敌人,因为与起义指挥部失去联系,而没能及时得到撤退的命令,游曦率领女兵阻击着数倍于己的敌人,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打尽了最后一颗子弹,最终因寡不敌众而壮烈牺牲,牺牲时还不到20岁。

国军少将——胡兰畦

胡兰畦,是民国时期的七位女将军之一,也是一位四川人,据说祖上是大明开国功臣越国公胡大海,胡兰畦在近代也算是一位传奇女子,四川军阀杨森曾想娶她为姨太太,被她断然拒绝,还曾为高尔基执绋。

她一生非常爱慕陈毅元帅,曾与陈毅元帅定下三年之期,如果三年未嫁未娶便结为夫妇,只可惜最终没走到一起。

抗战爆发后,胡兰畦组织了服务团支援抗日前线,1939年被国民政府军委会任命为国民政府军委会战地党政委员会少将指导员,成为了一名国军女少将,而她的真实身份其实是我党的秘密党员,胡兰畦利用国军女少将的身份为我党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胡兰畦曾在北京工业学院工作,并担任过政协委员,直到1994年过世,享年93岁,成为黄埔四女杰中唯一见证新中国成立的一位。